玉米制種抗旱節(jié)水,指在玉米種子生產(chǎn)中,,在沒有先進水利設施條件下,,為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,提高土壤水,、灌溉水和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所采取的技術措施,。廈門華最灌溉講解一下玉米制種抗旱節(jié)水的詳細內(nèi)容。
一,、鎮(zhèn)壓保墑提墑
1,、前鎮(zhèn)壓:在冬季對耕翻后的土壤用石磙等農(nóng)機具進行表土作業(yè),壓碎表土,,壓實壓緊土壤,,減小表層土壤的孔隙度,增加毛管孔隙,,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,。由于土壤被壓碎壓實,接通了土壤中的毛管,,使下層土壤水分沿毛管向上運動,,有利于提高表層土壤的墑情。
2,、后鎮(zhèn)壓:使種子和土壤緊密接觸,,利于種子吸水,生根發(fā)芽,。
二,、覆膜提墑
覆膜使土壤溫度升高,加速土壤水分向上運動,。地膜可將向上運動的水分擋在膜下,,有效地防止水分向大氣中散失,,使水分在土壤表層集聚,提高表層土壤的墑情,。一般膜床高為5cm,,寬為70~75cm,膜床間距離為40cm左右,。播種后用80~85cm的地膜覆蓋,。
三、種子處理與抗旱播種
催芽:播前親本種子用30℃左右的溫水浸泡8h,,待親本種子吸足水后催芽,。胚根突破種皮、露出白尖及時播種,。浸種催芽節(jié)省土壤水分,,使幼苗出土較快。
抗旱播種:在膜床上距床邊15~17cm處開兩條深8~10cm的壟溝,,兩條溝間距離為40cm,。開溝后沿壟溝澆水,水澆滿壟溝為宜,。澆在壟溝內(nèi)的水足可提供種子生根發(fā)芽和幼苗生長的需要,。一般澆溝水比大水漫灌節(jié)水60%~70%。水滲后及時播種,,覆3~5cm的土,,土壤表面呈黃墑狀及時鎮(zhèn)壓和覆膜。膜面與壟溝底部之間形成一定空間,。引苗封埯后,,膜被壓到溝底,,形成槽狀,,落在膜上的雨水流入溝內(nèi),沿引苗孔滲入幼苗根部,,供幼苗吸收利用,。
四、行比與密度
一般覆膜制種的行比為2比空,,即母本種植在膜床上,,父本種植在兩膜床間的空壟上。由于起床覆膜時空壟上的熟土被取走,,剩下的土壤較瘠薄,,種植在空壟上的父本生長發(fā)育較差,花粉量不足,,影響母本結實,。同時,,父本種在空壟上也不便于灌溉??购蹈材ぶ品N父本占壟,,同母本一樣種植在膜床上。留下兩膜床間空壟開溝,,為灌溉或接納雨水做準備,。種植在膜床上的父本生長發(fā)育良好,花粉量充足,。根據(jù)父本雄穗大小及花粉量安排行比,,一般應小于同組合裸地制種的行比。由于膜床間空隙大,,通風透光條件良好,,邊行優(yōu)勢顯著,所以田間父,、母本株數(shù)應不低于裸地制種田的株數(shù),。
五、抗旱制種半灌溉技術抗旱
半灌溉指在制種作物生育期間,,在干旱時對種子田不施行大水灌溉,,而是利用膜床間的溝澆水,使水滲透到膜下土壤中的灌溉方法,。一般只澆3次水即可,,即拔節(jié)孕穗期、開花授粉期和灌漿成熟期各澆一次,,在整個生產(chǎn)季節(jié)里可節(jié)水50%以上,。待幼苗生長到七八片葉時,在兩膜床間的空壟上用犁開20cm左右的深溝,。溝內(nèi)可用麥秸,、綠肥作物的秸稈覆蓋或種植矮稈豆類作物,防止或減少溝內(nèi)的水分蒸發(fā),。開溝不僅有利于灌溉排澇,,接納雨水,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壤溫度,,增加土壤的通透性,,改善植株根系的生長環(huán)境,使植株根系發(fā)達,,增強植株的吸收能力,,從而使植株生長旺盛。此外,,由于兩膜床間距大,,改善了田間通風透光條件,,邊行優(yōu)勢顯著。